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紅點大獎 用視覺設計表達社會關懷

用簡單的視覺設計,也能準確的傳達社會關懷?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紅點設計獎,不僅是全球設計師競相角逐的目標,也是孕育新稅設計師的最佳舞台。台北紅點設計博物館現正展出「全球傳達設計大賞」,蒐集2014年獲獎作品共150件;來自全球各地的設計菁英,利用海報、包裝設計、出版品、甚至遊戲設計等,傳遞別具意義的理念。其中,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本次獲獎作品有不少社會關懷的議題,食物分配不均、環境汙染、拯救樹林、資訊過度氾濫等,都一一使用不同的視覺設計手法呈現;設計師巧妙的利用美學概念,在簡單的設計作品中,傳達令人震撼的社會關懷精神。
溝通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簡單的符號或辭彙,甚至不需說話就能讓人馬上明瞭;在資訊的洪流中,這也可說是最佳的「傳達設計」。優秀的設計師,能夠使用看似簡單的元素,精準的傳遞訊息。在「全球傳達設計大賞」紅點設計獎獲獎作品中,設計師精湛的功力令人大開眼界。筆者特別介紹幾項傳達社會關懷的作品,讓讀者先睹為快。

現今的世代,可說是糧食生產最多的時期;不過,同時間地球上卻仍有10%的人處於飢餓狀態;另一方面,卻有10億人體重過重,全球性的飢餓與肥胖同時存在,因食物分配不均造成的結果,令人感到諷刺與憂心。糧食,在過去只單純的被認為是「食物」,不曾想過它對於世界的戰略性與重要性。殊不知,糧食已成為變相的戰爭武器。這個作品名為「為食而戰」(Fight For Food),以糧食戰爭為主題,傳達出糧食的分配不均,最終將導致糧食危機與戰爭。設計師巧妙的運用未吃完的黃芥末醬與食物,在白色的餐盤上,呈現出坦克車發射砲彈的畫面;右邊的作品,則是廣受歡迎的食物-薯條與番茄醬,呈現在戰爭中飛機放射飛彈的畫面。這是一場食物戰爭,藉由海陸空三軍形象表達出,只有減少浪費,糧食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與分佈,以達到食物公平分配的原則。值得一提的是,本項作品的設計師,是來自台灣亞洲大學的學生劉捷妤,再次見證台灣新稅設計師的軟實力。

咦,奧運的LOGO怎麼走位了?利用代表奧運LOGO與盤子做結合,將有奧運五環顏色、大小不等的盤子隨意排列,代表各州的食物分配不均的問題。右上角放著台灣世界展望會的LOGO,象徵追求人人都有食物可吃、沒有人會再挨餓了;目的就為是為了提醒大家五大洲本是一家,怎麼忍心讓家人挨餓呢?

全球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其中,海洋汙染更直接危害到魚類。海洋汙染導致部份魚類不僅具有致命毒素,甚至瀕連絕種。未來人類若持續忽略此問題,將會失去寶貴的海洋資源。這個作品遠看好像魚拓,但近看才發現組成魚拓的元素竟是遍佈的垃圾、廢棄物及油汙。設計師利用純粹的黑白顏色,創造出與死亡關連的意象;意謂著因為人類的自私,導致海洋魚類的死亡。


(圖片來源/台北紅點設計博物館)
螞蟻也來抗議了?2013年,瀕危物種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在組織成立50週年之際,發起了一項特別的活動,希望提高社會大眾對於保育的關注。因此,在德國科隆動物園舉辦一場名為「螞蟻集會」的抗議遊行;特別的是,此活動主角是一大群螞蟻,設計師將這些螞蟻放進一個培養皿中,「示威遊行」了4天,牠們口中咬著刻有標語的樹葉,主張應拯救以及保護牠們的棲息地與物種。而該組織也透過這場活動來募款,當時吸引了大批媒體的關注,因此在活動結束後就已達到了募款的目標數目。

慈善機構Key4Life專為幫助降低青少年犯罪和幫派衝突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利用各種方式,例如音樂、社交康復訓練和顧問指導,鼓勵他們在生活中找到新目標,對於監獄內外的青少年罪犯都相當具有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機構藉著與青少年的會面,利用「假如」的策略概念,幫助青少年以假設的思維,重新思索自己的人生歷程。假如我當初沒有殺人、沒有吸毒,現在的生活會有何不同?這一的清晰簡單的概念,已成為機構傳遞訊息的一部分,以獨特大寫字母創意表達方式貫穿整體設計。主要目標是創造出一個鼓勵潛在捐贈者認同其程序與理念,此外,也能讓年輕年輕罪犯時常接觸此品牌意象,傳達正面的訊息;而在新形象推出後的幾個月裡,Key4Life也看到了令人感動的捐款成長。

(圖片來源/台北紅點設計博物館)
網際網路的發達與普及,造就了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每日都面對眾多的媒體、載具,提供不計其數的過多資訊。這些垃圾訊息,往往又很快速、直接的充斥在我們四周;人們在面對多元化的新型態媒體時,可能無形中已經被汙染了而不自知。值得注意的是,本作品為台灣亞洲大學團隊所設計,指導教授侯純純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訪問時表示,該作品在探討資訊過度氾濫對於人類的危害,該作品包含11張海報、和一個跨領域互動多媒體裝置,人體的外圍用報紙包覆著,裂縫中露出電纜線,用震撼的意象傳達資訊過度氾濫所造成的結果。
人類文明過度發展的結果,雖然帶來許多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造成更多的社會破壞。因此,社會關懷的氛圍在全球興起,設計師也能透過專業,用簡單的設計概念,傳達別具意義的理念,除了作品令人驚豔之外,也同時提醒我們,必須要好好珍惜地球的資源;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文章來源: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眼睛也喝啤酒!用Pantone色票顯示啤酒色



對不喝酒的人來說(就是筆者我啦),過去只知道啤酒可以分成苦的和不苦的,從來不知道原來啤酒還有那麼多種顏色,多虧了西班牙設計師 Txaber,以 Pantone 色票的概念,將啤酒包裝簡化成簡單、直接的顏色分類,深色的、淺色的、金黃色的、深咖啡色的,每種顏色的啤酒都有一個相對應的色卡號碼,就像倒在玻璃杯一樣一目了然。就算不喝,光是放在架子上,由淺至深的漸層排列著,一眼看過去都還挺賞心悅目。





顏色較淡、氣泡較多的愛爾淡啤(Pale Ale),就是金黃色的604C

                                                                                                                  


使用低層發酵、低溫熟成技術製作的拉格啤酒(Lager),顏色是稍微黃一點的123C。同樣屬於低層發酵的皮爾森啤酒(Pilsner),顏色是比太陽更黃澄澄的1375C
蜂蜜色的小麥啤酒(Wheat Beer)7412C,帶有濃烈口感的金色艾爾(Golden Ale)1595C




進入到黑啤酒系列之後,果然顏色一個比一個深。Dark Ale是是稍微偏紅褐色的1815C,波特(Porter)則是深棕色的1817C




比波特(Porter)更黑的司陶特啤酒(Stout)4975C,而使用經焙烤過的大麥釀造而成的Imperial Stout,顏色就像它雄渾濃厚的口感一樣,是深沉黝黑的426C


文章來源:大人物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2017世大運設計徵選 台灣黑熊獲選吉祥物

台北市副市長周麗芳30日表示,「2017臺北世大運視覺設計徵選i-Voting票選活動」在22日截止,最後由「臺灣黑熊」確定為2017世大運吉祥物。圖:觀傳局提供

台北市副市長周麗芳30日表示,「2017臺北世大運視覺設計徵選i-Voting票選活動」在22日截止,最後由「臺灣黑熊」確定為2017世大運吉祥物。周麗芳表示,這次選定臺灣黑熊為世大運吉祥物,不僅因為牠是臺灣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也是臺灣特有亞種,希望藉由這次世界體育盛事,喚起世人對瀕危動物及生態永續經營的決心。

周麗芳上午表示,2017世大運不只是臺北的世大運,也是全民的世大運,為求全民參與,本次世大運設計徵選活動是以「標語、標誌與吉祥物」31的方式公開對全民徵件,經過委員與業界組成的評選會議討論後,擇出10件作品進行全民i-Voting票選。

周麗芳說,票選結果前2(編號X00012及編號X00195)票數非常接近,在標誌設計上,皆融合臺灣地圖意象,吉祥物也以臺灣黑熊作為代表來設計,因此,將以最多人認同的「臺灣黑熊」作為世運吉祥物代表,另外,本次徵件的標誌作品,也將請專業廠商優化設計,以符合世大運的精神。

周麗芳指出,2件作品設計者皆以國人認為最具臺灣代表性的保育類動物「臺灣黑熊」進行創作,具有勇氣與力量的象徵,另外,黑熊胸前的V字造型,也代表勝利意涵,世大運不只是臺北的世大運,也是全臺灣的世大運,這次選定臺灣黑熊為世大運吉祥物,不僅因為牠是臺灣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也是臺灣特有亞種,全臺瀕危只剩200600隻,希望藉由這次世界體育盛事,喚起世人對瀕危動物及生態永續經營的決心。

周麗芳說,這次活動所使用i-Voting系統是採嚴格的投票門檻(手機與FB帳號雙驗證),這是市政府第1次透過i-Voting公開徵求民眾投票,她尊重民眾票選結果,也肯定市府員工催票的辛勞,票選期間共計42295人次參與。

北市觀傳局表示,此次的視覺設計徵選活動,最後結果決選獎作品得到40萬設計費,25名票選獎每名得到8萬設計費,這些設計作品將成為未來世大運識別系統的靈感,並透過專業廠商進行設計或優化。

資訊來源:newtalk.tw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微軟推新應用】 一張照片讀出視覺年齡




你看起來多大?從照片就能測出來!微軟在2015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一個有趣網站「How-Old.net」,使用者只要上傳照片,短短幾秒後,系統就能自動判讀出你的視覺年齡。

有不少網友在臉書分享自己的測試結果,還有人用不同照片,最後測出不同年齡,直呼有趣。網站如何判讀視覺年齡和真實年齡的差距?想必很多人都很好奇。

這個應用是由微軟工程師Corom ThompsonSantosh Balasubramanian所開發。看似好玩的背後,其實是以海量照片的演算邏輯為基礎,系統會比照分析照片中特徵和真實年齡的關係,形成對特定年齡的判讀機制,這是微軟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應用中的一環。

微軟目前還在測試這個應用,未來將會投入在更多不同的領域。

想知道你的視覺年齡是多大嗎?

資料來源: 中央社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