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百年時光幻化為分秒時刻,京都建仁寺主題腕表

kennin-ji_masters_project_1
建仁寺是日本最具有歷史性的廟宇之一,也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是由榮西禪師在 1202 年所建立,他同時也是禪宗在日本發揚光大的最大功臣,在 2002 年時,為了慶祝建仁寺八百週年紀念日,日本著名畫家小泉淳在寺內法堂的天花板,畫了一幅雙龍圖,彼此相互對望的兩隻龍,盤聚於天花板上,生動又充滿氣勢,促使許多收藏家爭相收藏類似的藝術作品。連帶促成了製錶業四位大師級人物通力合作,完成了建仁寺大師計劃(Kennin-ji Master’s Project)。

kennin-ji_masters_project_5
kennin-ji_masters_project_3
這項計畫由英國製錶商 Peter Speake-Marin 所主導,Peter 是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 Académie Horlogère des Créateurs Indépendants 的小組成員之一,本身就是為國際級的鐘錶大師。他以自製的 SM2 機芯作為雙龍錶的核心靈魂,然後邀請瑞士雕刻大師 Eddy Jaquet 在機芯上雕出雙龍的紋路、荷蘭雕刻大師 Kees Engelbarts 負責錶盤和錶殼。
kennin-ji_masters_project_4
kennin-ji_masters_project_6
42 公厘的白金錶殼上,以浮雕方式為相互對望的雙龍增添了立體感,為了讓龍的圖騰能與錶盤無縫相接,雕刻師在錶圈和錶環的設計上也下了不少工夫,龍麟和龍爪彷彿延伸到錶圈和錶殼,使得錶面與錶圈之間的接攘更為自然,整支錶的造型更為一體化。
kennin-ji_masters_project_7
雙龍錶的複雜精細做工,不僅展現在錶本身的設計,還包括錶盒,皮革壓花大師 Christophe Seewer 在錶盒上的皮革印壓出龍的圖騰,與錶身的雙龍相互呼應,使得手錶本身的質感又更上一層。
kennin-ji_masters_project_8
目前這支雙龍錶的價格尚未公布,但是集結了這麼高技巧的製錶、雕刻、宗教文化的於一身的手錶,本身應該就是藝術界的無價之寶吧!

文章來源: FLiPER   http://flipermag.com/2015/10/08/kennin-ji/

璀璨希望在台灣

璀璨希望在台灣

故事的開始 – 關於 HOPES

每個故事,都有其核心價值,這是 HOPES 的故事 …
HOPES 創辦人 Sherry 出身於平凡家庭,但從小就是崇洋一族,喜歡看洋片、聽 ICRT、和摩門教傳教士練習講英文。2000 年抱著憧憬,一個人拎著一卡皮箱搬到美國洛杉磯,冒險展開新生活。她明瞭美國居,大不易,當時雖然她語言不通、經濟窘迫,便把吃苦當吃補,以堅毅樂觀和懷抱希望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克服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和種族或性別歧視,就是要勇敢彩繪出屬於自己的美國夢。
堅持夢想的故事首頁就是在社區與人合夥開了一家服飾店,毅然取名為"HOPES",即是期許自我在面對未知的未來,都能懷抱希望和堅持理想。

秉持誠信經商,忠實客戶的照顧,業務點點滴滴的地成長,2012 瑞郡國際有限公司(REGAIN INT’L)於台灣設立,專門負責美國進口潮流服飾文創商品的經銷業務。2014 年底在因緣際會之下,瑞郡團隊正式進駐誠品百貨武昌店的四樓,以美式的開放空間、創新的風格裝潢,將代理的潮流品牌帶入西門商圈。以推廣美國服飾和文化為主力,不隨波逐流,在台北創業,也很不容易,但始終堅持做對的事情,不輕言放棄,這就是 HOPES 的故事和文化。
Gardena Hopes
HOPES起源店址舊照

IMG_4411-1-660x400
HOPES 台灣
「璀璨希望在台灣」
美式潮流服飾旗艦店週年慶
美國八大流行品牌首次聯名在台登場
見證潮流 璀璨希望
由美國各大知名次文化品牌所授權進駐的潮流旗艦店 HOPES Taiwan ,將於十月慶祝一週年。位於北台灣潮流聖地的西門町,武昌誠品四樓,HOPES Taiwan 邀請您與我們一起見證潮流,分享璀璨希望,並慶祝一週年生日的喜悅。
八牌聯名 史無前例
HOPES 一週年慶的限定商品結合美國東西岸八大潮流品牌標誌、自由女神像、舊金山金門大橋、LA 天際線、群山環繞的鹽湖城曠野、還有 … 令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台北 101 大樓,全世界找不到這樣的限量 T-Shirt,只在 HOPES 專售,這款堪稱八牌聯軍的聯名商品!
T-SHIRT DESIGN GUIDELINE copy-4
為帶動台灣最夯的時尚潮流與世界接軌,HOPES Taiwan 致力於推廣美國自創品牌的故事及其正面性的啟發。HOPES Taiwan 期許能帶給新世代美潮的魅力,創造與美國流行零時差,所有服飾精品皆與美國同步上市。HOPES Taiwan 提供潮流舞台與時尚聚光,結合國內外年輕人喜愛的滑板、刺青、塗鴉、音樂和文創活動,給予表現自我的機會。分享多元美國文化, 傳遞街頭品牌動向, 建立積極樂觀的在地生活態度。
T-SHIRT DESIGN GUIDELINE copy-3
和 HOPES Taiwan 的成長一樣,這組限定商品有美國品牌官方的授權加持、有團隊成員的努力、更有愛護我們的粉絲持續的肯定和鼓勵。邁向充滿璀璨希望的第二週年,不只販售優質的潮流商品,更會繼續散播正面動能、為男孩女孩們帶來充滿希望和潮流的信息。


文章來源: FLiPER   http://flipermag.com/2015/10/06/hopes-2/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浪漫氣氛之外,安全也不能忘-自動熄滅燭火的「Moment」燭台

浪漫氣氛之外,安全也不能忘-自動熄滅燭火的「Moment燭台

 20150909-moment-1
蠟燭?這年代誰還在用蠟燭?
雖然在電力普及的現在,的確不需要把蠟燭當成照明工具,但事實上它的蹤跡卻沒有從大家的生活中消失,只是稍微改變了身分而已。像是在蠟燭中增添精油作為香氛之用,或是蛋糕上萬年不敗的造型蠟燭,當然不能忘的還有營造氣氛用的蠟燭,看那燭火隨風搖曳,很少有女孩子能夠抵擋這浪漫的攻勢啊~
而像大編個人則是把蠟燭當做小夜燈來使用,在睡覺前點上一盞,不管有沒有香味,都可以稍微紓緩緊繃的身心靈,讓自己睡的更香更甜。不過利用蠟燭來助眠,有個一直難以克服的問題,那就是睡著之後蠟燭該怎麼辦,一直放著讓它燒到天亮嗎?20150909-moment-2
放著不管的確是最實在的答案,畢竟睡到一半還要起床吹蠟燭,這實在是有違當初助眠的用意。但仔細想想這好像又有點過於浪費,而且火與電都一樣,是如此的方便,卻又如此的令人不安。於是來自挪威設計師 Lars Beller Fjetland 發想出一盞聰明的燭台「Moment」,可以為使用者在半夜中熄滅蠟燭,減少蠟燭的用量,並為安全把關。



使用方式超簡單!只要把蠟燭擺上並點火,接著將有指針的一端依在蠟燭上,當蠟燭不斷融化、直到蠟燭的高度比指針還要低時,L 型的金屬部分便會失去支撐,最後湯匙形狀的蓋子便會封住燭芯,就此大功告成。
不管是影片還是動態圖檔,都是以縮時攝影的方式呈現,想要在生活中看到如此療癒的畫面恐怕有點難,除非得在蠟燭面前一直盯著看,才有機會看到蠟燭漸漸消失,直到自動熄滅那一刻。(老媽表示:快睡覺!不要盯著蠟燭一直看!)
這個充滿浪漫情趣的生活小物,的確是解決了蠟燭愛好者的困擾,只不過蠟燭的造型、大小都有一定的規範,還是有一點點的不方便,或許可以期待未來設計師能推出萬用型的自動熄滅燭台~(笑)

文 / 大人物

文章來源: FLiPER   http://flipermag.com/2015/10/13/moment-2/

社區藝術節 當代館與赤峰街「街大歡囍」

社區藝術節 當代館與赤峰街「街大歡囍」

台灣光復早期,承德路二段進駐許多汽車材料行,這些業者不只維修汽車,也會拆解中古的引擎,再販售裡頭可用的零件或重新組裝成新引擎。但承德路二段拓寬後,這些店家逐漸移入赤峰街,經常發出「更更更」如電鑽般的聲響,赤峰街也開始被人們暱稱為打鐵街。
隨著時代演進,赤峰街的汽車材料行逐漸沒落,社區面臨建築物老舊、人口高齡化等問題。五年前,當地社區主動與台北市文化局洽談,希望能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讓藝術注入赤峰街區。
台北當代藝術館也願意打破美術館的藩籬,五年來固定舉辦「街大歡囍社區合作藝術展」,將周圍街區變成展覽空間,讓人們與藝術的距離更接近,也活化了赤峰街。光能里里長陳靜筠表示,當代藝術館作為社區與藝術之間很棒的橋梁,讓藝術家順利帶領居民共同創作。
今年,街大歡囍社區合作藝術展更首次推出《赤峰誌》,內容不只採訪耆老回顧赤峰街的發展、第三代居民回到家鄉創業的心路歷程,也記錄當地東南亞新移民如何適應台灣的語言與文化,讓前來參觀展覽的人們了解當地的歷史與生活。
這本地方誌的呈現形式相當特別,內頁總共有七張,每張內頁正面是照片,背面則是一篇居民的生命故事,這些內頁被分別放在當代藝術館、里長辦公室與附近店家。人們蒐集全部內頁後,才能到當代藝術館索取封面與封底裝訂成冊。
《赤峰誌》總編輯賴英泰表示,人們在蒐集《赤峰誌》的故事過程中,可以遊覽整個赤峰街區,親自走訪第三代居民開設的店鋪,同時也能欣賞其他藝術家的作品。
《赤峰誌》總編輯賴英泰。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赤峰誌》總編輯賴英泰。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莊志維《光蟲》 呼應赤峰街的歷史與文化

藝術進駐社區,任何角落都能成為展示作品的空間。天黑之後,人們從建成國中地下停車場走到地面時,在樓梯間抬頭仰望,會發現牆壁懸掛數隻正在蠕動與發光的毛毛蟲,這是藝術家莊志維的作品《光蟲》。
《光蟲》的真面目是一個機械裝置,由馬達與佈滿數個燈泡的 LED 鋁燈條組成。當馬達拉扯綁在鋁燈條的線,鋁燈條會彎曲與上下起伏,看起來像蠕動的蟲子。但從停車場出入口外面欣賞《光蟲》會有不同的視覺體驗,由於建築外牆是半透明玻璃,LED 鋁燈條反而像閃爍的點點星光。
莊志維選擇使用馬達是呼應赤峰街的歷史與文化,當地有許多汽機車零件維修與販售五金材料的店家,但這些店家現在逐漸沒落。他表示,希望藉由《光蟲》喚醒人們對赤峰街的記憶,想起拆解汽車引擎的聲響、周圍經常飄散機械的氣味,同時讓人們發現汽機車機械零件不只是冰冷的工業材料,也可以作為藝術品。
他更進一步說明,他將鋁燈條模擬成毛毛蟲,是配合建成國中停車場附近的草地,不只勾起逗趣的氛圍,也讓大家了解藝術其實很好親近。莊志維過去的作品大多在美術館展出,以銀、黑、白等冰冷色調為主,《光蟲》則利用現成的材料創作,會散發溫暖的黃色燈光。

莊志維《光蟲》。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莊志維《光蟲》。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吳芊頤帶領居民 用紙膠帶重現窗花

赤峰街是一個歷史街區,保留許多台式傳統平房與日式洋房,房屋有著獨特的窗花設計,像酒瓶狀、幾何線條構成的鐵欄杆,這些景像不只令旅客印象深刻,也是當地居民共同的記憶。藝術家吳芊頤舉辦紙膠帶窗花工作坊,帶領居民用紙膠帶重現赤峰街的窗花,不只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也凝聚社區情感。
吳芊頤讓居民先觀察赤峰街區的窗景,或直接拍攝影像作為參考,再開始用紙膠帶拼貼窗花。她表示,雖然大部分的居民沒有接觸過紙膠帶,但紙膠帶不同於油彩與水彩等繪畫媒材,操作手法相對簡單,只要用剪刀裁切,就能依照自己的想法拼貼出作品。
她帶領紙膠帶窗花工作坊課程時,剛開始有些人會擔心貼得不好看,但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居民會分享自己看過哪些窗花設計、對街景的印象,給予彼此構圖與色塊配置的建議,甚至透過討論完成一件作品。
紙膠帶的色彩飽和度高,層層堆疊後會形成複雜多樣的視覺效果,因此人們創作的窗花不像現實生活中的色調簡單、優雅復古,反而營造活潑歡樂的氛圍。吳芊頤說明,赤峰街的窗花經由藝術詮釋,會被賦予新的美感與價值,也提醒人們重視老舊的事物。

吳芊頤「窗景的空間詩」。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吳芊頤「窗景的空間詩」。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文章來源: FLiPER   http://flipermag.com/2015/10/07/art-10/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拯救曼德拉的畫 價值超過 4 千萬

沒有這幅畫,或許就不會有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55年,曼德拉被政府以「叛亂罪」逮捕,可能被判處死刑,南非女畫家斯特恩(Irma Stern)為了籌措訴訟費用,義賣自己的作品《黑衣阿拉伯人》(Arab In Black),六年後,曼德拉也被無罪釋放。今年 9 月,這幅畫以 84.25 萬英鎊(約 4164.68 萬台幣)拍出。
雖然斯特恩是白人,但她喜歡畫非洲各部落黑人與阿拉伯人的肖像,她認為他們擁有純粹原始的靈魂。《黑衣阿拉伯人》便描繪一位穿黑色外袍的阿拉伯人,他戴著色彩繽紛的頭巾,表情安詳,眼神看起來充滿智慧,匕首只露出柄端,呈現阿拉伯男性善武、佩戴刀劍的傳統。
「《黑衣阿拉伯人》不只是斯特恩最好的作品,也有一段迷人的過去。」英國邦瀚斯拍賣公司(Bonhams)的南非藝術專家奧利里(Hannah O’Leary)表示,這幅畫曾經幫助過曼德拉,被視為影響南非政治發展的重要作品,最後卻變成掛在廚房的公布欄,直到今年七月才被人發現。

14
斯特恩《黑衣阿拉伯人》。圖/取自Artnet。

《黑衣阿拉伯人》曾長達 60 年不見蹤影

二次大戰結束後,南非政府開始實施種族隔離政策。34歲的曼德拉取得律師執照後,投入反種族隔離運動,致力追求黑人平權,1955 年,他在南非小鎮克勒普敦舉行人民議會(Congress of People),與在場 3 千多人共同制定自由憲章(Freedom Charter)。
但會議第二天,警察以「叛國罪」、「企圖用暴力推翻政府」與「建立共產主義國家」等理由,逮捕曼德拉、華特‧席蘇魯(Walter Sisulu)與奧立佛‧譚波(Oliver Tambo)等 156 人。
在當時的南非,叛國罪的最高刑罰是可以求處死刑。支持者為了避免曼德拉等人被判處死刑,成立叛國罪審判辯護基金會(Treason Trial Defence Fund),積極籌募訴訟費用,同時金援被捕成員的家庭,斯特恩便捐贈《黑衣阿拉伯人》給基金會,最後成功幫助曼德拉被判無罪。
nelsonmandela-624-1377792193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圖/取自Rolling Stone。

這幅畫當時被一位女收藏家貝蒂•蘇茲曼(Betty Suzman)買下,她於 1970 年代從南非移居到英國。貝蒂•蘇茲曼過世後,畫作改由她的兒子繼承,但她的兒子將《黑衣阿拉伯人》掛在廚房裡,當作一個佈告欄,上面放著明信片、信件與帳單等雜物。直到今年 9 月,這幅畫上拍英國邦瀚斯拍賣會,人們才知道它與曼德拉的關係。
《黑衣阿拉伯人》最後以 84.25 萬英鎊(約 4164.68 萬台幣)拍出,成為今年南非藝術最貴的一件作品。斯特恩同時也是南非目前作品最高價的藝術家,描繪阿拉伯人肖像的畫作《阿拉伯祭司》(Arab Priest),2011 年在邦瀚斯倫敦拍賣會以 300 萬英鎊(約 1.48297 億台幣)成交。
Irma-Stern-Arab-Priest-£1.5-2m-£3.044m1
斯特恩《阿拉伯祭司》。圖/取自Artnet。


文章來源: FLiPER   http://flipermag.com/2015/10/14/nelson-mandela/

崙內社區成果展 x 藝術彩繪 x 旭陽民俗車鼓劇團

 

崙內社區成果展 x 藝術彩繪 x 旭陽民俗車鼓劇團

<以下文字轉自 FB:崙內社區發展協會>
崙內最大的特色就是藥草.花生和廟宇,針對構圖的部份,社區漫畫牆及32支電腦繪圖旋轉柱都是以這方面去做構圖概念;漫畫牆是以藥草為主軸,去串連整個故事,透過風趣的方式來傳達給所有人,也因為是手繪的關係,風格會讓大家覺得更平易近人;至於 32 支電腦繪圖旋轉柱的部份,則參考張真輔老師的有櫻來坐繪本,加上實地堪景,了解崙內特色廟宇,因而畫出 32 張結合當地特色,且具有故事性的繪圖,旋轉柱讓人手動去翻轉以此來增加樂趣。
因崙內是藥草莊,結合了漫畫牆及 32 支電腦繪圖旋轉柱裡的故事內容,近期社區裡的阿嬤ㄟ灶腳將開發出藥膳餐,讓前來觀光的人,除了可以看圖說故事之外,也可品嚐社區裡的餐點,藉此機會讓大家更加了崙內。
A pei 所負責的主題是"旭陽民俗車鼓劇團"的部份,在日據時期民國 19 年時吳天羅誕生於雲林縣土庫鎮崙內里,家境清寒的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從事「師公」的工作,看戲、聽唸歌更是他的最愛,但好景不常,天羅的爸爸在他7歲時拋下她們與母親先走一步了,孝順的天羅為了貼補家用,開始向走唱的江湖藝人學藝,不知不覺過了 5 年,家鄉的媽媽因為太過思念久未回家的天羅,所以故意裝病,叫人託信給天羅,天羅結束了歌仔戲班,加入了鄰近鄉鎮的南管、北管子弟班,後與別人合資組成賣藥團,至 43 歲時天羅自組了車鼓陣表演了 2 年,後來以自己最愛的「車鼓陣戲劇」作為唸唱表演的主軸,組成『旭陽民俗車鼓劇團』,將他大半輩子所學的精華充分運用在車鼓劇中,僅揹著一把自製的六角月琴,天羅開始走唱台灣與世界各地,唱出台灣情懷,發揚藝術技藝與傳承民俗文化。
08
感謝雲林縣土庫鎮崙內社區的各位讓我參與了非常特別的彩繪活動!
感謝與我一起彩繪的家人(宇翔.香媽.足爹.昱婷大姐.冠宇.昱蕙)

07
06
05
彩繪的過程,我畫的很開心,完成時的感動令人沸騰!
02
喜歡為畫中的各種角色增添不一樣的風格配飾!
0109
讀者們放假時可以到崙內社區走訪,販售的餐點很養生且道地,
附近也有許多走遊的彩繪牆以及景點!

文 / A PEI

文章來源: FLiPER   http://flipermag.com/2015/10/19/theat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