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獲利減 紐約時報著眼數位化成長

紐約時報公司(New York Times Co.),受重整和數位化作業投資影響,4季獲利年減47%這家久負盛名的報紙出版商指出,第4季股東淨利3480萬美元,相較上年同期股東淨利6500萬美元。第4季營收幾近持平,達44400萬美元。
紐約時報公司縮減編輯台人力致第4季資遣成本攀升,另外該公司因讀者轉離印刷新聞而投資數位化作業,也致成本增加。紐約時報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湯普森(Mark Thompson)表示,儘管如此,他仍受數位訂閱戶成長的激勵,該公司將持續投資數位化。
2014
年結束,紐約時報公司付費的數位訂閱戶達91 萬戶,較前1年增加15萬戶,期望今年達到100萬戶。去年全年,紐約時報公司獲利將近腰斬至3330萬美元,營收小幅成長0.7%15.9億美元。去年10月,紐約時報公司即使加碼強化數位內容以抵減印刷訂閱戶數下降,仍計劃裁員編輯台100人。
消息來源:台灣出版資訊網

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偷書賊》登去年最HOT圖書

國立臺灣圖書館公布2014年讀者借閱統計,館長陳雪玉表示,國立臺灣圖書館是全國最大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讀者遍及海內外,103年進館總人次達2928453人次,每日服務讀者超過9000人次。因此,讀者借閱興趣與行為調查相當具有代表性。
統計結果顯示民眾利用臺圖館藏的情況踴躍且呈現多元的閱讀興趣。讀者最有興趣閱讀的圖書類別是語言文學類,占年度總借閱量的46%;其次是藝術休閒類,占年度總借閱冊數的16%,而年度個人、家庭外借圖書最多者分別高達1724冊及2131冊。
資料顯示,012歲讀者中,借閱冊數第1名的小朋友高達850冊。從借閱人年齡來看,25歲至44歲的讀者占圖書館總借閱人數的42%,居所有年齡層之冠;從讀者性別來看,女性讀者借閱率59%高於男性讀者的41%
臺圖建館100年來,新與舊兼容並蓄,保存了讀者愛不釋手的經典圖書,同時亦持續關注及提供讀者最新之圖書資訊。
2014
年臺圖讀者借閱排行榜中有最熱門的圖書《偷書賊》、最受歡迎的影片《冰雪奇緣》,武俠書迷所懷念的臥龍生絶版武俠小說也在榜上,可以說讀者閱讀的興趣喜新不厭舊,而臺圖的百年風華和內涵,更值得民眾常常造訪、細細體會。
消息來源:台灣出版資訊網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台圖去年借閱統計 語言文學類最受歡迎

八歲的王瑋琮每天都到圖書館看書,去年一整年共從國立台灣圖書館借閱八五○冊,高居台圖個人借閱量的第四名。
一年借閱850八歲童上榜
台圖針對讀者二○一四年借閱興趣與行為做統計調查,發現讀者最有興趣的圖書類別是語言文學類,占年度總借閱量四十六%;從借閱人年齡來看,廿五歲至四十四歲的讀者占總借閱人數四十二%,居所有年齡層之冠;讀者性別方面,女性借閱率五十九%,高於男性的四十一%。單人借閱量前十名中,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就有兩名,除了八歲的王瑋琮,還有位居第八、借閱量六○九冊、十一歲的劉庚錞。
「閱讀是我最大的興趣!」王瑋琮說他每天都一定要看書、不限類別,最喜歡去圖書館和書店,一天閱讀十幾本書是家常便飯。此外他也認養台圖的書架,負責整理圖書。
台圖閱覽典藏組編輯王淑儀表示,語言文學類書籍每年都是借閱排行榜的第一名,除了出版量高,也因為此類別涵蓋最多小說,情節較能吸引民眾閱讀。
傳播媒體對民眾的借閱習慣也影響甚深,票房電影的原著小說都是熱門排行榜常客,像《偷書賊》就深受民眾青睞,獲得最熱門圖書。上榜最多的則是日本文學,以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最受歡迎。
另外從非文學類排行結果,旅遊和DIY書籍佔較大宗,王淑儀說,這反映出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氛圍下,民眾追求旅行的小確幸,還有自己做料理、裝潢等省錢招數。
消息來源:台灣出版資訊網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超商首創還書服務 不怕借書逾期未還

台灣的便利商店密集度之高,所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多元。現在還首創和圖書館合作,提供還書的服務。
根據台北市立圖書館統計,去年一整年有高達55萬人次借書沒有如期歸還,甚至逾期還書被暫停借書權利。便利商店業者和台北市立圖書館合作,在全台的任何一家門市都可以還書,還書日期日就在晚上12點前,比起圖書館的營業時間,更加方便。

消息來源:台灣出版資訊網

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青年詩人羅毓嘉 詩裡的未完成

羅毓嘉1985年出生,建中紅樓詩社一員,曾獲中國時報人間新人獎、台北文學獎等獎項,並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2004),《嬰兒宇宙》(2010,寶瓶),《偽博物誌》(2012, 寶瓶)..等。他將所有的凝視轉化成文字,從戀人、想擁抱但沒法擁抱的對象,到某些特定族群,抒情是他寫作的原點,豐沛的情感以及源源不絕的才氣是他的特色。
對羅毓嘉來說,寫作是直覺也是緩慢的,他喜歡的生活是帶有一些痕跡的,因為那些不完美所以有趣,因此在風格這件事上,他依舊覺得少即是多,唯有在那些少裡面才不會被太多的細節分神。
特別是如果只能在尋常時間流動中過日子而不能靜下來,可能會錯失掉一些美好的瞬間,而文學最重要的價值在於於它把人們原先沒注意到的細節呈現出來。因此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寫詩?羅毓嘉認為,「詩就像是你嘗試用語言去逼近那些語言所沒有辦法描述的東西,或你用一個不夠完美的工具嘗試去雕塑出一個完美的作品。那個先天的限制註定了你的作品到最後也無法到達你在寫作瞬間的狀態,你沒辦法完整表達只能不斷逼近,所以才可以一直不停地寫下去。」
因此羅毓嘉推薦大家在快速運轉的日常中可以抽空看一下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的書,他以瑣碎片段敘述生活,淺顯易懂卻頗具深意。至於他自己最近則是在讀好友崔舜華的詩集《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同樣以生活裡的小事為主軸觸動人心。至於他的新詩集《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將在年底時正式與讀者見面。
不過對於以愛為書寫基調的羅毓嘉,他最希望在2015年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就是婚姻平權,願天下有情人能終成眷屬。

消息來源:DFUN設計風尚誌

全感奇幻空間香氣之旅

由蘇格蘭威士忌品牌蘇格登所打造的《蘇格登R 全感空間》展覽,由英國倫敦創意團隊Condiment Junkie 規劃打造,以感官之旅作為設計發想,分成免費體驗品酒的「品牌館」、付費體驗餐酒的「品酩館」、隸屬VIP 的「品鑑館」,以及「感官花園」四大空間。透過視覺色彩設計上的變化結合聽覺嗅覺等五感體驗,營造出空間、品飲與感官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甫進入品牌館,會率先感受到一牆水霧的清新,引領著人們走入特流線造型的優雅場域,依循特定觀展動線,左側為模擬蘇格登首席調酒師Maureen Robinson的工作室,一旁則是做為品酒參考的威士忌風味分佈圖,而眼前以柑橘、蘋果、杏仁等各種香氣元素所彙集而成的風味牆,表現出蘇格登的氣味組成元素。

此時,觀者會領取到一杯威士忌,並在引導下緩步進入象徵秘密花園的隧道,首先來到令人為之著迷的花牆,接著是存放堅果、肉桂的樹幹小屋,最後則是備感神秘的紅色空間;有趣的是即便同一杯酒,在不同環境下卻會產生迥異的風味表現,讓人直呼不可思議。
至於需付費體驗餐酒的品酩館,以全台首創環景感官影像透過一席橢圓形白色鏡面長桌,結合投影與鏡面反射打造極度吸睛的品酩空間,營造出蘇格蘭高地360 度的壯麗風光環伺的奇景,並結合名廚江振誠匠心獨具的料理美饌,以及由Condiment Junkie所指導的聲光魅影,營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五感饗宴。
另外,專為頂級貴賓量身打造的品鑑館則保有華山紅磚六合院古色古香的紅磚牆面,並綴以大量當代藝術紙花工藝所構成的花卉牆,與彩繪線條所勾勒出的酒瓶曲線,烘托出現代摩登與懷舊古蹟間的對話美學。至於戶外的感官花園則在自然圍塑下,成為品酩過後讓人短暫放鬆的迷人場域。

消息來源:DFUN設計風尚誌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M&O X DFUN 首度跨海合作

TEXT = Christine Chen PHOTOS = &身為歐洲三大家具家飾展會之一的M&O1997 年開辦至今,儼然已成為世界重要的室內設計交流平台,並於每年一月和九月分別舉行春季和秋季展,展覽內容涵蓋家具、家居飾品、餐桌用品、廚具、織品、特殊建材、設計精品等,一向為全球設計產業不可忽視的年度盛會。
特別是今年於新加坡舉行的第一屆Maison & Objet AsiaM&O首次進軍亞洲市場的重要里程碑,在獲得廣大迴響後,2015年將於310- 13日再次以亞洲設計吸引人潮聚焦,並於512-15日以美國邁阿密為展會新據點拓展美洲市場。
將生活品味帶入居家
Philippe
強調M&O為全球唯一橫跨不同國家的生活家具博覽會,有別一般覽會琳瑯滿目卻各自表述的產品,M&O特別結合平面設計師、多媒體、藝術家等不同形式展現風格品味,期許每位參觀者都能不只是瀏覽家具,也能感受到整體環境的氛圍。特別在慶祝20週年的時刻,Philippe感謝一同成長的參展商,「我們協助他們將產品推向正確的市場,他們則協助我們讓展覽多元豐富,我們一起成長一起把市場做起來,將生活品味帶入居家之中。」
台灣設計能量無窮
而首度來台的Philippe在參觀完松菸誠品後,驚豔於集書店、美食、時尚、設計的場域特性,並對VVG(好樣)MOT CASA的國際視野印象深刻,Philippe坦承自己並沒有預期會看到這麼多有趣的東西,「在法國,還有些人覺得台灣是很工業的國家,但當我來到這裡,真的感覺非常驚豔,我甚至想帶法國的零售商來台灣觀摩。」
Philippe
亦肯定台灣年輕世代的設計師,認為他們不只專注於設計,亦擅長跟製造商溝通,對商業模式的規劃也相當縝密,極具競爭力,他也希望藉由M&O的力量提供設計師更多元的平台,無論想在亞洲奠基、放眼南美國家或是鎖定歐陸市場,都可以透過M&O找到最適合的方向。因為M&O團隊擁有足夠的經驗去評斷產品調性與市場,也能給予參展商最有利的發展機會,相信在雙方相互信任的機制下必定能共創美好的未來。


消息來源:DFUN 設計風尚誌

府城漫游 全新藍晒圖園區 3D再現

TTEXT = Christine Chen PHOTOS =在府城漫遊,翻開在地刊物「美印臺南」依循著美學的腳步,從舊城老街裡大啖蝦卷、豆花,入住謝宅或佳佳西市場旅店,台南的陽光與景色是鏡頭下的詩,美的不可思議。
自孔廟租單車途經林百貨,最後抵達全新藍晒圖微型文創園區,短短路程道盡了台南濃厚的歷史氛圍以及舊時代建築之美。特別是透過不斷延伸串連的老屋新生概念,融匯了城市裡的新舊也形成另一種引人入勝的氛圍。正如全新藍晒圖微型文創園區承襲海安路「藍晒圖」設計師劉國滄原創做為園區入口意象,跳脫過去平面思維,一躍成可穿梭其間的立體場域。
不僅如此,園區未來將會有21個優質文創品牌進駐,包括la yoo來呦、都市山葵、快活實驗室、吉而好、陶作坊等,7間為旗艦店,14間為微型文創工作室。而一向
深耕蘭花培育研發,身為全球唯一連續兩次得到世界蘭花全場總冠軍的蘭花教父吳明坤,則是挾蘭花文創品牌Doris優勢擔任未來園區的營運及管理中心負責人,讓蘭花之美透過文創力量持續延伸。
身為入駐文創品牌之一的la yoo來呦負責人盧泓表示,「城市脈絡的發展需要有公有權的介入,藍晒圖微型文創園區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讓台南在地有質感的品牌能透過甄選入駐,不只提供小品牌與大眾接觸的機會,也期望台灣民間這些微小的文創能匯聚成一股力量。」因此海安路那塊刷白了的牆又重新從另一處荒廢中重生,這是設計與文創匯流而成的力量,從台南走向人群、擁抱世界,並不斷地吸引在地人與異鄉人前來一探究竟。

消息來源:DFUN 設計風尚誌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色彩氛圍突顯創意,讓公私領域完美結合

從事室內設計的屋主 Ivan ,買下高雄一幢三層樓的老房子,透過自己的巧手與創意,除了將公司與住宅規劃清楚外,也運用氛圍,創造出屬於可以讓自己迅速轉換心靈的休息居住場域。
Ivan
是一名室內設計師,一人創業的他,在努力幾年之後,決定開始找尋一個空間設立自己的辦公室,起初規劃是住宅與辦公室分開,想不到順利找到一幢獨棟三樓的空間,於是決定將公司與住宅結合。 傳統獨棟的住辦合一規劃,都是一樓辦公,二、三樓住家,但 Ivan 反向操作,一樓設定為開放的休憩空間,二樓是公司,三樓才是自己的住家。在設計面上,一、二樓公共空間與辦公室以簡約明亮的氛圍塑造無壓的工作環境,到了三樓,則轉換空間的色調與設計,讓居住空間進入慵懶的英式氛圍。 Ivan 來說,辦公室並非只有他一人使用,而是要給整間公司約 6 人使用,明白所有員工都需要創意的他,期望給員工一個舒適無壓的空間,二來並不希望讓員工一到公司第一眼就看見辦公桌,因此一樓保留大量的採光,並以白色的氛圍營造出許多開放式的休憩空間,有廚房與吧台,另一邊則是餐桌與沙發。由於原先整幢老屋的每層坪數都不大,且陽台甚多,因此 Ivan 也巧妙運用了陽台,保留一樓陽台的天頂採光,並架高形成一個臥榻區。在這裡,完整提供員工各式各樣休憩的角落。
更改樓梯位置,引入採光讓辦公空間輕透亮 Ivan 說,原先樓梯位置阻擋了整個老屋的採光,且阻礙了動線,因此拆除樓梯,並更改位置,以鐵件和原木讓整個樓梯變得輕盈,而來到二樓的辦公空間,以超耐磨木地板讓空間變得樸實溫潤,搭配柚木天花板和粉色牆面的潤飾,在地板的一個角落,也區隔一塊透明強化玻璃,創造出一、二樓互動的有趣窗井。在機能面上,大面積的開窗和通透的展示櫃,則讓光線自由流動。 用紅磚與綠牆,徹底分割辦公與住宅領域 來到三樓,就是屋主 Ivan 的住家,為了避免把工作帶上三樓,Ivan 在三樓的私領域上沒有任何一張大桌子,有的只是慵懶的客廳、沙發、和室、廚房和主臥、客房。在這 21 坪的空間中, Ivan 用氛圍來轉化空間感,一進門即用紅磚與綠牆來塑造休息空間,搭配淺色的木地板,和深色的的古董皮沙發,強調出個人的生活品味,臥房則在床頭設計了展示檯面,讓置物有了空間,原先就有的陽台,在保留採光之下設計成更衣室。整體三樓的住宅空間,徹底翻轉了一、二樓明亮簡約的辦公室氛圍,給予 Ivan 一個舒適的英式居家


消息來源:設計家 Searchome

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洋溢幸福暖感的鄉村風雙併宅,同時兼顧圓融開運好風水!

努力工作賺錢幾十年,最大的心願,就是獻給家人一個安穩甜蜜的幸福家園!期待著退休之後與家人有更多相處的時光,並且也為了讓一家三口能享受更舒適自在的居家生活,於是屋主購入鄰戶空間,與自宅打通為 46 坪的雙併住宅,並特別請到陶璽設計林欣璇設計師來規劃整體空間,希望藉由林設計師豐富的裝修經驗與獨到的設計美感,為屋主一家人打造夢想中溫馨又實用的鄉村風住宅。
林欣璇設計師表示,空間要住起來舒適,完善的格局規劃絕對是關鍵。由於兩間合併的住宅正好是對稱格局,林設計師以這項特色為基礎,將兩戶連通的中段區域設定為客廳與開放式書房等公共區域,而外側則分別規劃為兩間大套房與小孩房,讓全家人最常相處互動的公共領域安排在動線最頻繁的中間區域,而私人領域各據一方角落,想要安靜獨處時也能不受干擾,不但善加運用了空間本身的基地優勢,同時也讓公領域與私領域有明確的區分,而雙主臥的設計也讓整個居家空間在未來有更多使用彈性與發展可能。
而在風格方面,林欣璇設計師更細心與屋主討論理想的風格走向,最終決定以溫馨優雅且耐看的英式鄉村風為空間主要調性,在色彩安排上以大地色系搭配明亮純白,讓整個空間散發清新淡雅的氣息。地面選擇以質感溫和的義大利復古地磚舖陳,帶來舒適柔和的溫暖鄉村風格質感,局部區域如玄關、廚房與開放式書房則分別以不同花樣的復古磚與海島型木地板作為區分,讓空間層次自然而鮮明。 另外,林欣璇設計師還在空間中發揮了許多貼心的巧思,為屋主完整照顧空間中的每一項細節,讓空間兼具美感設計、機能規劃甚至是風水考量,最終成果也讓屋主一家人都非常喜歡呢!究竟林設計師還在空間中施展了什麼樣的設計魔法呢?快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 屋主需求 List 1.女主人喜愛下廚,希望能有便利又寬敞的廚房空間。 2.大門口正好對向陽台空間,在風水上有「穿堂煞」的疑慮,需要予以化解。 3.喜愛英式鄉村風恬靜優雅的居家風格,希望空間能夠呈現溫馨舒適的質感。


最新消息:設計家 Searchome

【TV】小空間大氣派! 小家庭新古典放大術

古典風格,一定要搭配百坪空間嗎?在新北市三峽區,一間坪數只有 45 坪的樓中樓居宅,不僅融入華美元素,更有了豐富機能,滿足了男女主人對家的夢想! 由於兩個小孩年紀漸長,原本的住家空間不敷使用,女屋主決定與一家人入住 45 坪的樓中樓新家,而女屋主本身愛好旅行,度蜜月時曾去過德國、奧地利等地,對當地人文建築十分欣賞,也希望在裝修上可融入宮廷華麗風,她在看了設計家 TV 的電視節目後,相當獨鍾設計師林貝珍的風格,期望由對方來主導這次的居家設計;林貝珍設計師在傾聽屋主需求後,以新古典作為空間語彙,同時加入手工訂製與裝飾變化,打造出了美輪美奐的新古典居宅,不僅滿足一家四口的需求,更於空間中注入藝術格調,讓一家人可在生活中培養美感與鑑賞力。 屋主需求解析 1營造女屋主喜愛的華麗古典風格,並結合機能,注入藝術品味。 2讓喜愛下廚的男主人擁有專屬的料理天地。


最新消息:設計家 Searchome

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不要亂丟 幫二手圖書玩具找新家

年終歲末整理出的二手玩具圖書,可更充分運用!高雄市社會局兒童福利服務中心今表示,即日起至217日推動「二手玩具圖書募集」,全市12個據點及2輛車開始募集二手玩具圖書,歡迎市民將家裡用不到的二手玩具或圖書送到據點,讓二手玩具圖書有新家,讓更多小朋友使用。
兒福中心提醒,捐贈二手玩具有「三要五不」:包括「要安全、要乾淨、要完整」;不要武器類、不要電動類、不要絨毛類、不要超商類、不要速食店類;圖書捐贈則以近5年內出版適合兒童或親子閱讀的繪本類與親子教育類圖書為原則。
社會局長姚雨靜說,去年兒福中心募到4000多件玩具及圖書,今年特別製可愛募集箱,包括「青瘋俠」最愛惜二手玩具、「草莓妹」則愛讀二手圖書,希望今年能募集到更多,募集到的玩具和圖書會放置在兒福中心供借用,也會放置在育兒資源中心供使用,或是轉贈弱勢家庭幼童、偏鄉原住民部落兒童使用。


消息來源:台灣出版資訊網

台灣原民文學首亮相 與毛利文化較勁

將於211日在世貿一、三館登場的2015台北國際書展,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紐西蘭主題國館,展館設計會以毛利手杖概念呈現,帶來不一樣的文學氛圍,同樣擁有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台灣,在原民族委員會策畫下,此次也會有「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主題館」首度亮相,為台、紐原民之間搭起文化橋樑。此外,還有許多「第一次」都在今年書展中出現。
紐西蘭與台灣同為海島,皆有引以為傲的原住民傳統文化,為了讓台灣和紐西蘭的原住民之間有更多互相交流機會,同時拓展、欣賞原住民的文學作品,今年書展首次規畫了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主題館,運用投影及圖像放映等複合式多媒體,呈現原住民文學大事記、作家創作語錄、作家介紹及文學地圖等,從中認識台灣原住民文學發展的歷程。
原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專門委員羅美菁表示,原住民族的文學特質除了有描寫大自然,還充滿對社會的關心與省思。為了呈現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國際化,書展期間將舉辦《台灣原住民文學翻譯選集》新書發會,並分享台灣第一套原住民文學英文翻譯的成果,內容涵括小說、詩、散文及大事記。
不只有陳列出版品及手稿,另有多場台、紐原住民作家座談,也邀請原住民歌手及樂團在現場演出,表現出不同於紐西蘭毛利文化的台灣魅力。除了第一次登場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主題館,今年書展還有許多創舉都將一一亮相。
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桂花提到,本屆書展的「第一次」還包括首度開放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免費入場、史上最年輕的曼布克獎得主伊蓮諾.卡頓首訪台、首次設立圖像小說專區、首次設立插畫家之牆預計將展出41位童書或繪本創作者的插畫作品、來自歐洲的克羅埃西亞及斯洛伐克首次參展,以及首次在書展舉行前有超過20本出版品由台灣出版社譯為繁體中文版,而這些書籍均在過去一年中售出版權並出版。


消息來源:台灣出版資訊網